激扬与内敛的东外文化
发表日期:2008/5/14 9:15:1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489位读者读过
激扬与内敛的东外文化
白 连 顺
11月27日上午8:00,我率学校教科研中心组成员慕名来到东山外国语学校,在张景彪校长的友善安排下,受到东外赵庭标副校长、周智宁主任和赵立金副主任的热情接待。上午,我们参观了校园,参阅了教科研资料,各自听了一节课(数学、物理、英语、思品课),然后,我们与周主任和赵主任深入交流了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直到12:00才结束学习考察活动。
半天的学习活动是匆忙的,学习之前我对东外是敬仰而崇拜的,学习之后更觉得我对东外太一知半解了,神奇而富有魅力的东外是我们江宁的宝贵财富,真是江宁乃至南京教育的东方明珠,东外文化、东外精神和东外现象值得我们倍加尊重、珍惜、学习与弘扬的。
赵主任工作的严谨、规范、忘我和热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他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个资料袋,内装日程安排、听课表、发言稿、校报、校刊、学习资料、笔记本和笔,我们每人还在签到表上签了字。听课时有领导引路,有许多教师随堂听课。我听了初一(10)班的英语课,整个英语课堂学生活动是那么张弛有度,学生学习是那么自信激扬。该班班级布置是系统的、整洁的、美观的、充实的、协调的、青春的(班级有读书角、班级公约、班务栏、光荣榜、成长足迹、我型我秀和花草等)。虽然学生来自江宁四面八方的各个小学,所受学校教育形态和家庭教育方式各不相同,甚至相抵,但短短两三个月,学生的言谈举止中、举手投足间,东外学生的素养彰显的淋漓尽致,令参观者感动。
东外的办学目标是: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成功。东外的办学理念是:高质量、轻负担、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培养德才兼备的精英。东外的教科研目标是:科研兴校,以研促教,科研强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东外的教科研课题是实在的,层次也很高,有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建设创新型教师团队的策略研究》和区级课题《跳绳运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学校有强烈的科研兴校意识和氛围,学校领导重视,网络健全,机制创新,要求规范。学校形成个人课题、备课组课题、教研组课题、年级组课题和学校省、区规划课题,而学校课题与个人课题、团体课题的研究内容有内在联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学校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奖励也很多,但对教师在一年内没有论文发表或获奖则扣50元,也很严厉。
东外立足于打造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强化过程管理。学校规定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每月至少读一本教育杂志,每月写一篇学习笔记。学校把全校教师分成9个理论学习小组,把教师看得比较好的文章和案例在组长的统筹下,编成《东外教育文摘》,目前已出版14期,文摘都在教师会上实实在在地交流。本学期,东外每个教师都有一个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为自己量身定做,引领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个人课题都是以教育教学中的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题,课题源于课堂,并指导课堂。通过真问题带动真研究,形成真成果。东外个人课题研究更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是学校重视举办个人课题经验交流会,参与研究的教师汇报心得体会与困惑,教师间互动交流,专家和领导点评指导。个人课题成果展示方式多种多样,有上课的、讲座的、问卷的、访谈的、考试的、论文的、光盘的、作品集的、网络的,等等。可以说,东外的教科研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东外认为,没有教科研,教师个人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东外学生成立25个兴趣小组,每周四下午安排2节课时间,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2002年学校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展大课间活动,由于学校面积较小,跳绳就成为大课间主打项目,一跳就是6年,学生在跳,老师也在跳,人人都在跳,跳出花样,跳出韵律,跳出健康、跳出文化。学校将跳绳纳入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6年来,东外课程是开齐开足的,音体美劳初三一直上到中考前,并且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的。东外初中部有88名教师,学校两组工作非常出色,教师每一堂课都要集体备课,每一堂课都要当成公开课来准备,每一堂课几乎是多媒体课。学校每周二下午安排一节公开课和一节研讨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开课的作用。在学校精心培养下,东外教师成长非常迅速,本学期,学校安排片赛课的教师都是教龄5年以下的,出线10人,区赛课有7人获一等奖。
东外的学生是自信而自觉的。他们在课堂上是自信而张扬,是兴奋的,投入的,训练有素的;他们在课间是自觉而内敛,即使是大课间活动,没有教师管教督促,学生从离开教室到活动场地,都井然有序,活动组织也是协调一致。学生没有长发,衣着整洁,学生课堂坐姿端正,拿书方法正确,课桌上没有任何杂物,抽屉书本整整齐齐。东外的教师是勤奋踏实、谦虚内敛的,他们的办公室是简陋不简单,他们的工作是严谨不刻板,他们的成绩是丰厚不张扬,他们的为人是平和不自大。东外整个学校是和谐上进的,是务实创新的,也是低调内敛的。东外初中部的校舍较为陈旧,门窗油漆斑驳脱落,校园狭小,但这些都掩盖不住东外的亮丽、品位和霸气,反而衬托了东外的内涵和底蕴。东外人没有埋怨和等待,他们奋斗着,期待着,他们期待明年高考的一鸣惊人,圆东外乃江宁人的梦。正因为东外人承载太多的期待,因此,他们一直在努力,始终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他们是骄傲的,但他们是内敛的,这就是东外精神,激扬而内敛的东外文化。
我校没有等待他们来送教下乡,而是主动拜师求艺。我们学习是踏实的,是深入的,是真诚的,中心组成员一致感慨万千。的确,学习我们还是多找找高手,这样我们的进步会更快。东外一行,我们学习的既有技术层面的、又有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我们对自己、对工作、对学校、对东外、对学习的认识显然有了新的发展。在东外的支持下,我们期待与其有更多更丰富的交流,我们期待自己与高手的落差将越来越小,更赢得高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