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纵横>>教育信息>>>>阅览文章

科学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 共享幸福教育

发表日期:2009/12/29 15:01:1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65位读者读过

科学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    共享幸福教育

——湖熟中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湖熟街道党工委的要求,结合支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阶段安排,学校领导班子和成员认真查摆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深层次原因。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谈心、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广泛征求了意见。党支部于2009年12月24日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开展批评,梳理归纳整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班子成员认真查找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工作举措。并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一、形成了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共识。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观念,1992年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再次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它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16年过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我校现阶段主要任务是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注重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大力提高办学质量,培养社会和人民满意的创新型人才。

1、通过学习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

唯有发展,才有未来,发展是摆在我校首位的头等大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质量是生命线。要想进入区第一方阵,成为区域名校,就必须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唯有质量过硬,特色鲜明,才能让人民满意。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大政方针的确立应让教师知道,教师应参与学校的管理,因此,学校要完善各项制度的建设和评价体系。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校首要任务,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读书量有着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家长的经济和观念的限制,学生的阅读量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学校要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以及图书馆的作用,建立班级图书角,创建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和工作任务。

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人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人才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温家宝总理说:要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三自”学生,我校的这个定位是非常正确的,我们把这样的育人目标真正理解,消化并根植于我们头脑中,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中的话,我们的教育就能真正做好。我们的教育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学校领导班子理清了发展思路,确立了发展目标,优化发展思路、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办学能力、推进学校发展、明确奋斗目标。

3、通过学习,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在这次活动中,对全体党员干部以及教职员工影响最大的就是在理论上的提高。以往的学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重实践,轻理论。广大教师们埋头苦干,低头蛮干,没有进行理论思索,没有思想的引领,这就是不科学的一种表现。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此次学习,我们特别强调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发动全体党员通过听讲座、读文献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写了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理论上得到了提升,还要指导实践,才能提高教育生产力。我们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主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讨论,并针对教育的行业特点,提出了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规范办学行为,在“五严”的要求下,各学科课时量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减少,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科教研团队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建设“三自”高效课堂,建立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系统,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教育质量。

二、形成的主要问题 

1、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个别党员干部还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抓发展,工作中有时存在着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甚至于个别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缺乏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

(2)通过开展调研,发现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学风还不够很浓厚,二是服务学生意识有待再提高,三是“三自”高效课堂改革任重而道远,三是教学管理质量需要再提升。这些问题都应乘着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逐步解决落实。

2、学校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综合素养与教育发展的先进要求还有差距,尚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和人才需求的需要。

3、自省“五严”规定实施以来,课堂质量的提高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4、对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制度如何体现正规化、人性化、科学化;对于“三自”学生评价如何有效进行,也应是着手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观念意识落后。一些教师还保留着原有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精神。个别教师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看待现在的发展。需要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改进和熟悉“三自”高效课堂结构,统一、熟练而正确地操作。

二是客观条件限制。如学校生源、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要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需要一个过程。

三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又不是完全能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四是缺乏管理理念和执行力。班子成员在追求分管工作的内涵发展和制定具体保障措施方法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思考;班子成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真实信息与材料的意识还不够强,忙于解决事务性的工作,与教职工的沟通交流还不够深入。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一是突出重点。要使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学校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每个领导、党员干部,每个年级、班级都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拿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案、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来,人人参与,进一步提高我校全员管理的质量。

二是力求实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单纯的理论宣传,重点要在集体备课上、导学案研制上下功夫,扎扎实实推行“三自”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实践,不断完善,认真抓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的质量。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上一个新的台阶,能让群众看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实效、有变化、有成果。

三是加强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始至终由学校一把手负总责。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全部参加该项活动,将这次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一抓到底。

四是激发学校和个人主动提高的内在动力。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推进科学发展过程作为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的过程。

五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中的勇气和魄力。真正做到敢抓敢管。增强群众观念,主动、积极承担责任,了解掌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尤其是要做好重点对象的思想工作。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增强宗旨意识,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六是认真搞好班子队伍建设和学科队伍建设。要搞好班子团结和学科骨干的引领作用,发挥班子和骨干的整体作用,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补位,互相支持,带领广大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要始终尊重科学发展观和教育方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创新教育发展思路和策略,完善内涵发展手段和机制,聚精会神落实新课改,积极营造与课改相关的校园文化、教研文化和班级文化,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自主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