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训促教师发展 以发展促学生成长
发表日期:2019/11/18 15:47:38 出处: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 作者:魏思进 有1771位读者读过
以培训促教师发展 以发展促学生成长
2019年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
2019年度,为了实现我校六大奋斗目标,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我校自动课堂改革的有效开展,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在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一系列的校本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才,学校的发展。现将我校2018年度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明确、自训自练
当前,我校的教师校本培训目的为了让全体教师自觉践行我校的自动学堂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使我校的教师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和研究型教师。
一是针对我校的教师实际,我们分别制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年度计划。同时要求教师根据个人所需,制定了以课程学习为重点的自训自练计划。
二是学校行政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学校领导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和责任人。在践行课改中,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做教师课改的引领者、推动者和督促者。
三是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制定不同的部署和安排,加强对不同层次教师的组织指导,把培训工作各项措施落在实处,避免了在校本培训中“一刀切”的现象,符合教师的实际需要,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形式多样,求实创新
我们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调动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坚持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育。鼓励教师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书籍,不断地提高自己。鼓励教师写读书笔记,每学期都对教师的反思进行评比和表彰,寒假老师自主学习了《一间辽阔的教室》,暑假老师们自主学习了《静悄悄的革命》。二是专家引领。我校十分重视开拓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的知识面,给教师一些智慧和灵感。每学期都邀请有关的专家到学校来给予指导,邀请了汤山中学的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曹美玲老师和区教科室的科研员李强老师给教师开设讲座。三是专题研究。我校注重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重视发挥教科研中心组教师的作用,重视利用我校名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在这些小范围内开展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同时落实了上级要求,要求外出学习的老师务必对同组教师进行二级培训,不仅仅是传达学习内容,而且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学习,夯实基础
1.师德方面培训
校长室十分重视并由校长主抓师德建设,通过行政会、教师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方式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学校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聆听了获得二届教科研带头人的张德祥老师,他分享的主题是《踏实教书就是幸福》;另一位老师是2018年获得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康金莲老师,她分享的主题分别是《情系湖中 矢志耕耘》的师德报告会;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专题师德会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的师德教师,落实上级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利用教师会带领大家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全体教师签订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书。
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通过各种形式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2.举办教育、教研理论专题讲座。为促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学校每一个学期都会给教师购买一本教育类的书籍,让教师利用假日进行理论水平提高。今年学校给教师免费发放了两本书——《一间辽阔的教室》《静悄悄的革命》,学校在开学初,对教师的读书笔记进行了评比。在校本培训中,我校除对自学进行督促、检查考评外,还积极举办各类专题教育理论讲座和组织教师参加区级专题讲座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级培训。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对教育理论知识及时进行了吸取和消化,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形成了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等,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我校的教育专题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我们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实践活动。如承担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赛、研讨或观摩课。还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教研组在每次教研活动都做到“四有三保证”:有主题、有目标、有主讲人、有记录;保证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落实。通过“备课——说课—讲课——反思——评课”五位一体的教研模式,为教师营造了一个研究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不仅使广大教师教研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研训结合,促进发展
1.开展活动,激活教师学习与实践内驱力。
为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实践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使教师真正把学得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教育行动。我校采取了“以教研驱动自训”的策略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具体做法是:
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成长。学期来,我们认真落实听、说、评“三课”制度。教师们能根据各教研组的安排,遵循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教学活动实践课。在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本着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指导思想,比较恰当地评好每一节课。通过活动,开展反思性学习,对教学的实际情境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在反思教学中学会教学。积极开展校级交流活动,主动承担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新课程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围绕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我校集体课题《基于自动主义的自主课堂的实践研究》被确立为“十三五”江苏教育规划陶行知研究专项课题。另外,我校有16人的课题被确立为江宁区第十期区个人课题,其中刘佳、赵立彬、魏思进三位老师的课题被推荐到南京市参加南京市个人课题评选。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全面直接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班主任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培训和班主任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同时我们还注重对班主任工作研究,不断地总结和传授工作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熟练的业务知识的班主任。组织我校的班主任教师进行专题研究,提高我校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水平。每月都有德育活动主题,每周的班会课都有班会要求。
4.充分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结对子活动。并通过举行各种经验交流、集体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鼓励各位教师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搜集各种先进的教学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发挥我校新一届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在第十四周开展了这些教师的示范课,对这些课进行了评比和奖励。
三、培训到位,成效显著
通过狠抓新课程培训,我校教师师德师风不断改善,改革意识不断增强,实现了教学观念能转变、教学模式善提炼、教学结构会构建,取得一系列的成绩。魏思进、康金莲、徐烨、章安冬、刘凤凤等在校内开设讲座。
总之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一系列培训、学习工作,使培训工作切实为教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了个人的自身素质。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与时俱进,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2019.11.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