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陶馆后的收获分享
发表日期:2018/5/17 8:24:35 出处: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 作者:魏思进 有1385位读者读过
参观陶馆后的收获分享
一、参观陶馆
1.到达陶馆
2.听讲解员讲述陶行知先生生平
3.珍贵照片
4.陶馆文物
二、陶行知先生生平详述
1.求学经历
2.教育实践
1.1917年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
2.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3.1927年,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4.1930年4月遭国民党通缉被迫流亡日本,1931年回国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在上海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
5.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还开展小先生运动。
6.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
7. 1935年,与宋庆龄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8. 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1936年5月,他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和常委。7月,受救国会派遣,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宣传抗日救国,介绍中国大众教育运动。
9.1938年8月,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
10.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主要招收难童入学。
11.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当选民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2.1946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社会大学的宗旨是“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
13.1946年4月,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受好友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突发脑溢血,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三、陶行知研究现状与热点
研究热点:
1. 陶行知生平及教育思想研究(理论研究)
(1)专题研究
(2)比较研究
2.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实践的启发
(1)生活教育思想 (2)创造教育思想
(3)课程思想 (4)职业教育思想
(5)乡村教育思想 (6)教材编撰思想
(7)“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等学生核心能力论
(8)“小先生制”、“学生自治”等教育方法与理念
3.关于陶行知研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