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纵横>>教务管理>>>>阅览文章

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课改简报

发表日期:2009/9/14 16:53:3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40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课改简报

(第二期)

本周,学校继续加大常规管理、创新管理方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按照教务处、德育处要求开展工作,学校老师课改意识增强,课堂教学基本能按“三自”高效课堂模式进行,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校各项工作围绕课改,多次召开不同层次教师会、学生会,教师话课改、践行课改。

一、主要情况

1.出台《湖熟中学“三自”高效课堂评价机制》,分年级组学习、实践,要求教师坚决执行》。

2.学习、贯彻“五严”规定,开展学生课外作业问卷调查,学生反映作业量大,优等生反映作业量在3小时以上。

3.2009年9月9日(第二周星期三),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对初二(4)班进行视导。教师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数学课无导学案,课改色彩不浓,“三自”高效课堂模式采用不多,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活动形式简单,能力锻炼不够。

4.各教研组教师开设公开课,教研组长带头上公开课,如陶慎中、钱奕强、李江、杨固等,李江老师的数学课较好地体现了“三自”高效课堂模式,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议课活动。生化组、数学组、语文组、体育组活动正常,教师全部出席。英语组缺2人,史地组缺4人,蹲点行政协助教研组长做好点名工作。

5.各学科组加强研讨,制定结合学科特点和从学生兴趣需要出发的校本课程开发和使用的计划,正组织组内教师收集资料,构建体系。

6.各班精心管理,打造属于自己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上课前的学生管理,初三(5)班陈从香老师培训小组长,对小组复习、预习有具体安排和评价。

二、存在问题

 1.初二、初三所已试点一年,但少数教师对“三自”高效课堂模式缺乏根本性的理解和内化,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或虽有过程,但严重缺乏评价机制,课堂沉闷,毫无活力。  

2.导学案编制缺乏科学,部分学科仍存在量大,对学情不了解,对自学内容关注不多。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相互抄袭,早到校就是为了抄导学案。教师课堂上教学任务时常很难完成,不得不拖堂(尽管比上周有所好转),影响到整体改革,师生相互埋怨。 

3.备课组活动流于形式,无研讨和群备过程,对学生导学案无检查和批改痕迹。

4.教师要不断反思,除在导学案上书写外,还要上交年级组,便于总结,形成各年级特色的改革举措。建设年级文化墙,评选“每日一星”、“每周一星”、“每月一星”,定期在橱窗公布。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1.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严格落实”五严”规定。采用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执行情况。把课改与校本课程建设与使用相结合。

2.继续落实教学“五认真”等常规管理,规范教师听课、评课、公开课。做到及时统计和公布,关注常态课,加强巡课、视导力度,及时通报,对存在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以审视、怀疑的态度对待。挖掘资源,动员年级组力量,加强学校社团建设。

3.做“三自”高效课堂模式的积极践行者(对消极改革,仍采用传统模式上课的教师,校长室将诫勉谈话,直至取消进课堂),将小组合作交流、导学案、课堂评价机制真正引入课堂。

4.周三下午第三节课组织行政、首席教师、教务处干事、教研组长检查教师导学案(含审核、反思、学生导学案的批改等),评选出优秀导学案,并在橱窗展出,对比较差的、缺项多的将通报。

5.第三周举办行政教学展示周。

6.加强与课改兄弟学校百家湖的联系和交流。

7.加强学生节假日自主学习小组假设

 

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教务处

2009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