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纵横>>教务管理>>>>阅览文章

导学案抽查通报(1)

发表日期:2010/10/8 14:17:5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16位读者读过

教务处在开学前对各学科导学案进行了普查的基础上,于9月30日(五周四)对部分学科进行了抽查。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本次抽查了初一年级:数学、英语、体育学科;初二年级:语文、生物、美术学科;初三年级: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学科。总计25人次,实际抽查到了23人次,占92%,其中王荣、陈冬萍参加千农培训未送查,导学案编制和使用比较突出的教师有以下7人,分别初二生物组李四龙、赵立群;初一数学组郑朝刚、张成;初二语文组许元凤、李荣健;初一体育组徐烨。

一、应坚持的:

本次抽查中只抽查教师使用的导学案,学生导学案使用情况没有抽查。

1.在实际应用中,多数教师能按照要求认真使用,并认真修改与反思,切实发挥了导学案的作用。

2.教师导学案量足、格式较完整。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1.有些导学案,编制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只是把课本中的例题进行了简单复制,教师未进行知识的加工;有的习题太多,偏离了导学的主题;个别有应付之嫌。

2.各备课组之间导学案数量不统一,而且数量偏差较大。

3.有些备课组一份导学案充当2课时甚至更多。

4.多数教师注意到了教后反思,但忘记了复背,一些重要解题过程和注意点没有标注。

以上问题的产生,与各备课组没有进行充分的集体备课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个别教师存有应付思想。

今后,各备课组应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备课组长切实严把关,不要简单的把任务分解到个人,确保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真正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学案的编制质量,教务处结合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提出如下整改建议:       

1.全面理解导学案的内涵,突出导学案的“导”、教师主导、方法指导、问题引导和解题向导的功能,真正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2.导学案的结构形式可因学科、课型和教学内容而异,不要机械理解、僵化套用。

3.要将教材内容问题化,而不是习题化。

4.协调好集体备课与个体优化的关系,既要尊重集体备课成果又要体现自己的特色。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视导和抽查力度,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加大导学案的研制力度,切实让导学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湖熟初级中学教务处

201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