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学校概况>>校长专栏>>>>阅览文章

湖熟初级中学“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

发表日期:2007/11/14 17:50:3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2054位读者读过

湖熟初级中学“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校紧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积极依托我区实施教育名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有效探索和实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我校学生、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发展评价与机制,努力构建新型、富有特色与活力,具有底蕴与内涵的现代学校体系,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健康发展。为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特制定我校“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

一、  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

(一)   办学思想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法规政策,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和最佳状态,使学生个性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实现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服务教师,为教师教育价值实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   办学目标

在全面巩固省示范初中创建成效基础上,主动顺应教育形势和教育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湖熟文化优势,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扎扎实实抓管理,聚精会神抓质量,快速实现提档升级,积极提升学校品牌形象、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1年内,使我校综合实力稳中有升,摆脱落后的局面;2—3年提升到区同类学校中等水平;4—5年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力争提升到区先进学校行列,充分放大办学绩效,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  学校发展思路

(一)   实现一个目标

构建真善美的和谐校园,使建立在政策、法规、制度层面基础之上的校园彰显生机盎然的育人环境、亲切自然的人际关系和协调顺然的办学绩效。

(二)   立足三个基点

1、  安全是保障,构建良好的安全监管和自我教育与保护的组织网络和有效机制。

2、  质量是中心,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之基,学校要全面优化素质教育质量。

3、    发展是主线,应不断增强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教师、学生 “共同体”和谐发展。

(三)   突破五个关键

1、  教育质量跨越提升

2、  学校管理规范激活

3、  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4、  校园文化特色鲜明

5、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三、  学校管理工作

(一)   着力实施好依法治校战略,营造民主法制校园。

1、   依法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职能,建立健全相应职能组织,切实提高代表和委员的素质与参政议政能力,使代表充分享有合法权益,每学年召开两次校教代会,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积极有序推进校务、政务公开。

2、   认真学习和贯彻各项教育法规政策,落实好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好“五五”普法教育,依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杜绝分快慢班,依法执行课程标准,认真全面落实好“三要八不准”规定,依法治教,依法育人,切实提高教职工和学生法制素养。

3、   积极调整、完善、优化、加强校纪校规和考核奖惩制度建设,建立良性学校管理、评价体系与机制,做到法纪与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使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其领导素养和工作能力。重视领导班子成员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管理制度的健全,依据区教育局文件规定,逐步推进中层干部述职、民主测评和公开竞聘上岗制度。依法加强对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各处室干事的管理与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其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与执行力。依法健全教科研和教育绩效及名师专业发展的培养与考核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体现四个方面:一是向教学质量倾斜;二是向师德师表倾斜;三是向教科研实绩倾斜;四是向教育教学一线倾斜。

4、   依法构建公正合理评价标准,确保程序公开规范,使教师评优、评先、晋职晋级、年度考核民主公平,打造阳光校园。

(二)   着力实施以德治校战略,营造人文和谐校园。

1、   学习宣传好陶行知思想,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师德、师能、师识。在组织上加入市陶研会和相关机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陶研陶活动,引导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光大行知思想,积极争创省、市学陶先进学校。

2、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省、市、区师德规范要求,学习、践行好《南京市中小学教师誓词》,以热爱学生、育人教书为核心,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定期选树师德典型,弘扬时代主旋律,加强和规范师德建设,积极争创市、区师德先进集体。

3、   不断加强与优化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建设,以领导作风促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以“三风”建设促整体校风的和谐、健康、向上。

4、   重视党建工作和团队建设。加强校支委班子和支部建设,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升党员管理和自我教育水平,重视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师团员的管理、建设与活动开展,有效发挥校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学生团队建设,初一年级建设并运作好少先队组织,做好队与队、团与队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学生会组织,发挥好少先队、团支部、学生会职能作用,使其成为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主阵地。创市、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团支部。

5、   坚持德育为首的管理理念和教育原则。支持和引导班主任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积极试验实践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与考核激励,努力造就市、区名班主任,不断形成具有我校优势的班级管理形式。坚持表扬激励为主、惩戒教育为辅的学生教育策略,调动校内一切有效教育资源,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正面引导关爱学生,让全体学生在尊重、宽容、健康的校园环境中尽可能地充分自由成长。

6、   有效挖掘和激活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会、社区委员会等作用,密切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有效构建开放、互动的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的村(社区)校一体的德育新形式和有机网络。

(三)   着力实施好教科研兴校战略,营造文化学术校园。

1、   充分准备,积极申报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在批准立项的基础上搞好市级课题研究,确保按期顺利结题,稳妥推进市级个人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基础上,开发校本资源,大力搞好校本课程建设,有序推进全校的教科研。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随笔和读书笔记,学校每学年编撰一本课改论文集并开展相应的评比表彰。

2、   强化教学五认真规范和精细化管理。鼓励和规范教师全员上公开课,依据区教育局要求和学校实际统一规范教师听课节次,鼓励多听课。强化备课组建设,教务处对备课组实行垂直管理,有效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深入开展评课和集体研讨活动,有效抓好预习、复习、作业批改等环节的规范。鼓励和支持教师一对一帮教和课外辅导。建立和深化与区内外名校结对互动教学交流机制,优势互补,教学相长。

3、   鼓励和支持校内外各种学科竞赛和围棋、美术、音乐、体育、科技、文艺及学科等各类兴趣小组建设,不断提高师生获奖人次和层次;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层次、各类型教研活动;鼓励和支持办好校刊和校内学术团体活动。

4、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办公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十一五”期间确保全体适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设施和网络资源。

(四)着力实施好人才强校战略,营造专业发展校园

1、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鼓励教师进修教育硕士,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加快提高教师和管理队伍素质。“十一五”期间,我校教师本科率由现在的50%提高到70%,合格学历由现在的90%提高到97%。

2、要通过“名师工程”的实施,以校内外青蓝工程为载体,以大师、专家引领为龙头,以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为基地,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善于创新、主动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三年内,让100%的任课教师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接受的教师;五年内使30%的教师成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0%的教师成为市、区级教学标兵,3—5名教师成为市、区级学科(教科研、德育)带头人。最终实现校以师名、师以校名、生因师名、师因生名的良性发展。

3、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示范带头效能,发挥其在学校班级管理、教学活动和教科研及传帮带方面的标杆作用,使其有责、有名、有利。

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一)、学校德育工作

1、完善、细化德育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制定学生各项分类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力度;建立日查日公布、周评月考核制度,引导学生参与常规检查评比,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规范管理、科任教师协助管理、德育干部指导管理的全员网络化管理体系。

2、积极营造校园和班级德育文化氛围。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校园和班级内部文化教育宣传设施,完善功能,提升品味。鼓励并创设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团结活泼、富有青春气息的精神家园。

3、认真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民族团结教育为特色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新形式,积极创建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发挥好校广播站、闭路电视、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媒介的宣传功能,充分建设好班会、晨(夕)会、升旗仪式、两操、校会等阵地的教育功能,有效整合,唱响主旋律。密切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联系,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国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

4、大力培养心理咨询专业教师,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学校积极创建南京市合格和优质“心理咨询室”,构建全程化、全方位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5、积极做好后进生、特困生、留守学生、外来务工子女、单亲子女等帮扶转化工作,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确保达标升学率和学额巩固率。

6、加强“三风”建设,构建环境优美、人文和谐校园,争创市、区绿色学校,无烟学校,营造质朴大气的育人环境。

7、促进德育科研和教学科研共同和谐发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二)学校教学工作

1、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实行校内教学随机视导,完善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和各项考核制度,重数据、重反馈、重交流,要使执行“教学五认真“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建设好课堂教学主阵地,鼓励课堂教学创新,实现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指导培养激励学生树立正确学习动机,养成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我学会”向“我会学”转变。加强教学合作交流与指导,鼓励多媒体教学,逐步形成高效优质具有校本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紧紧立足课堂教学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3、定期召开教学专题研讨会,切实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地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考核,鼓励争创市、区先进教研组。

4、主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在我校举办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扩大对外教育教学合作交流。

5、加强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理、化、生、劳技实验室设备的作用,积极开展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室,培养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充分发挥学校图书资源和其他教育教学资源,有序向学生、教师和社区居民开放,争创市合格和优质实验室。

6、加强学校音、体、艺、卫工作。开齐开足相应课程,巩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使我校音乐教学质量和文娱演出水平居全区中游以上,学生体能素质和体育达标率及体育竞赛成绩居全区中游以上,积极争创市、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积极争创市合格卫生室。提升师生卫生保健意识,组织好师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7、加强学校劳技、信息、科技教育,鼓励学生富有成效地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使我校劳技、信息、科技教育走在全区同类学校的前列,争创特色学校。

8、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积极稳妥地开展“小班教学”的试点与研究,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三)学校总务工作

1、严格依法规范教育收费,依法收齐收足教育经费,合理高效使用教育经费,量入为出,勤俭办学,艰苦创业。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需要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教职工考核、激励、奖励力度。

2、要充分利用现行政策,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新建2112平方米标准食堂整治,新建篮球场,科学规划好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拆除旧校舍,整治闲置用地,积极争取整体出新校园环境,不断改善教职工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完善教室现代化设施,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教学设施和相关功能室的添置和有效管理与使用,积极争创区A级食堂和南京市合格学校。

3、完善食堂、宿舍等后勤管理,加强考核,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充足便捷的服务。

4、加强校产校舍管理和后勤物资管理,台帐清晰、完整,责任到人。

5、学校各处室加强自身及所辖职能部门和功能室台帐管理,及时整理、查验、归档;档案室需梳理、保管好学校各类档案资料,争创市合格和优质档案室;图书室要实现信息化管理,确保图书的完好率和流通率,争创市合格和优质图书室。

6、不断改进总务后勤管理机制,健全网络,加强考核,加强培训,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素质。

(四)学校安全工作

1、充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完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工作办公室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坚持安全工作日查制和例会制,及时全面清除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网络,建立突发事件和偶发事件预警。

2、在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和安全督察员职责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学校无小事”的观念,明确学校全体教职工“人人有责任,责任到人人”原则,安全工作做到“三明确”: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责任明确。

3、加强警校共建,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园“110”民警值班室作用,定期向师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保障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密切与湖熟医院、交警中队、司法所、综治办、关协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宣传与帮扶,增强学生自律自护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争创省、市、区文明校园和平安校园。

(五)学校工会工作

1、依法完善工会职能,按期换届选举,明确工会职责,

2、依法保障教职工包括女教职工合法权益,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沟通协调,保障学校稳定和谐发展。积极争创市、区先进工会。

3、办好工会之家。适时举办丰富多彩的竞赛娱乐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关心老教师特别是退休教师的生活,适时组织他们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也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

 

 

 

 

 

2006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