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阳光平台>>心理健康>>>>阅览文章

【心育活动课】——科学上网,你会了吗?

发表日期:2014/12/29 13:26:54 出处:本站 作者:李月华 有1471位读者读过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

科学上网,你会了吗?

                               江宁区湖熟中学心理咨询室   李月华

一、理念阐述:

“对于孩子上网问题,积极地面对要比一刀切的拒绝更有效。”

——(中国)朱尔澄

网络的出现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方便,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网络以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的特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我们遨游的空间。这个庞大的虚拟世界,到底对我们现实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多大影响?学生在遨游网络世界的同时,有必要思考如何正确面对这个虚拟世界,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使其为学习、生活增添色彩。

二、本节心理活动课设计思路:

本教案主要展示八个活动过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辨析科学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通过“讨论”“鼠标独白”“小调查”“出点子”“心心点灯”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正确上网意识,恰当引导学生把内化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会预防网络成瘾的方法。并用小组争夺冠军的形式,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

1、探讨网络对学生生活和心理的各种影响,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双面性。

2、发扬网络积极的一面,减少其消极影响。

3、通过“请你出点子”“辨别是非”“讨论”“心心点灯”等活动,促使学生思考自己的网络行为的科学性,真正感受到合理上网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展开讨论”找出不科学使用网络的行为,并提高自省自律。

2、通过“出点子”、“心心点灯”使学生正确理解网络世界的双面性。

3、指导学生学习“预防网络成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编制小品内容 3、电脑和鼠标的头饰4、收集案例

六、活动课的形式:

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给每组画一座小山,组内任何人发言,会得到一面红旗,并插到山上。最后评比获得红旗最多的为胜利组。

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

逐步展开

新课

 

活动一:观看视频《网络的背后》,引导学生讨论:

①片中同学周波的行为有哪些不对?

②思考:怎样才是科学的上网呢?

 

学生发言:略

 

通过观看故事引起学生共鸣,思考网络行为利与弊的后果,怎样才是科学的上网?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

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网络世界利与弊

 

活动二:小品表演《霸占游戏场》

一名学生戴上电脑头饰代表电脑、一名学生玩游戏、一名学生戴上鼠标头饰代表鼠标。

表演:学生在电脑前,表演玩电脑游戏样子,通过表演反映在游戏世界的那种“废寝忘食”、“奋力拼杀”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老师:看完表演后,请你采用鼠标独白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如:我是鼠标,我无所不知,我的本领很大,你看刚才小明拿起我一点击,就忘了他自己,我施展才能遨游在游戏世界,一个个堡垒被我击破,一个个大侠被击倒……我是不用吃饭的,可叹呀,小明居然忘了我是谁……。

学生发表感想:略

活动三:小调查:你Q了吗?

老师:你知道哪些QQ语言吗?请举手发言。

学生:1314(一心一意),7456(气死我啦),MM(媚媚) 3Q(thank you谢谢你),886(再见啦)……

活动四:“小明约小刚玩QQ”:

幻灯投影:在课堂上小明递纸条给小刚:55QQ,5753(晚上玩QQ,不见不散),小刚为了守哥们义气,但是又知道妈妈一般不会让他上网,准备骗妈妈。(采用两个人对话或小品的形式进行表演)

学生表演:小刚晚上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网了,老师要我们上网查资料。”妈妈怀疑问:“真的?”“不信你去问老师!”“那快些。……”小刚进入房间,关上门,妈妈不时的在门外催促,小刚边做作业边与小明聊天,聊得很开心......。作业一直到十点多还没完成,最后妈妈妈妈用钥匙打开门,小刚……。

教师:看完表演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请用鼠标独白的形式发言。

学生发言:略

活动五:辨别是非:

幻灯投影:(这是学生经常在信息课上背着老师做的事,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游戏的留恋):放学路上,小明自豪的对小刚说:今天信息课上,我背着老师下载了QQ游戏,下回上课时我教你玩吧!针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违规行为,教师更有必要引导学生做深入的自我剖析。

老师:请各组围绕“如果你是小刚怎么处理这件事?”展开讨论,各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略

活动六:“我诉我心”

老师:请实话实说,在利用网络时自己有哪些不对行为?

(可以采用“网络大家谈”“网络小调查”“扪心自问”的形式,)组织学生了解自己的“网瘾”程度,促使学生进行自省自律,达成共识。

活动七:心心点灯,给你指点迷津:

利用案例“学生家长的求助信”,利用家长的担心,再度引发学生思考。利用专家解说促动学生更加明了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幻灯投影:

心理老师:

    我儿今年在读初二,本来成绩尚可,在班里是个干部,但自从他迷上电脑以后,成绩明显下降,有时还不到学校上学,在家边写作业边玩电脑;性格也逐渐内向起来,不与人交往,甚至有时不理睬我们。我们也采取了很多办法限制他玩电脑的时间,但无济于事。做家长的真担心他能否自制?

                                       家长:郑某

 

郑家长:你好!

       象你儿子的情况不少。人们在享受电脑给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和乐趣时,一些青少年却由于涉世不深,心理个性不成熟而迷恋电脑,走上荒废学业、误入歧途之路,难怪一些人把电脑戏称为“电子寿品”。据调查研究,如果一个人平均每个星期有五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上,那么这些人中,13%会减少与朋友、家人相处的时间;26%的人会减少与朋友的言语交流;8%的人逐渐与社会隔离,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在我的心理咨询门诊中,也有一些因迷上电脑而出现学业、工作荒废性格孤癖、人际交往困难,有的甚至出现心理异常的例子。有人把这些现象称为“电脑孤独综合症。”可以预料,随着电脑的普及及网络内容的多样化,会有更多的人迷恋而不能自拔,如果得了网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吸毒、酗酒、赌博等恶习没有什么区别。这就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解决电脑成癖的关键,要知道成癖的原因只是那些在生活中不太成功的人才出现。因为电脑中“虚拟”的世界可能让其忘掉现实生活中的苦恼。......                                

                                    心理老师:李某

 

老师:如果你是郑某儿子的同学,你将怎样帮助他呢?

学生发表建议:略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网络用多了给青少年造成哪些危害?

①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萎缩——“人一机”式偏执交往。

②人性异化:人格结构失衡——“数字化”人格障碍。

③自我迷失:自我统一危机——“新人类”的自我冲突。

④道德失范:道德自律弱化——“隐形人”的虚拟行为。

⑤技术崇拜:网络资源迷信——“信息人”的网络成瘾.

⑥许多学生上网就会上瘾——上网就是落网。往往是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神情倦怠,“网瘾”难耐。对身体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学生在心理上也受到损害。 

思考:你觉得网络的诱惑太大,自己抵抗力太小,你将如何安排自己在键盘前的时间?

学生发表意见:略

 

通过小品表演唤起学生对虚拟世界感受的思考,并用鼠标独白的形式进行自我剖析,认清其不合理的地方。同时给表演和发言的同学各一面红旗,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收集一些有特色的聊天语言、聊天内容等,主要了解学生对QQ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给表演和发言的同学各一面红旗,表示鼓励。

 

利用案例的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用鼠标的独白形式,讲出自己对虚拟世界独立思考的感受与想法。用奖红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引导学生对现实学习中的违规行为展开讨论,对网络使用中的正确行为进行辨析,做出正确的处理。

 

 

 

 

通过“我诉我心”,教师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心理,引导学生实话实说及时的进行自省自律,改变学生的认知,提高自律意识。

 

 

 

 

利用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不良网络行为带来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再次鼓励学生把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真实行动。强化正确的网络行为。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意见,激发学生行为内化,达到辅导效果。

 

第三环节:

帮学生预防IAD(网络成瘾)

 

 

 

 

 

活动八:帮学生预防IAD(网络成瘾)

教师指导学生提高认识,学会做到:

1、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理由一:当你n小时后下网,问题仍然存在,“逃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理由二:你的上网行为得到强化,你看:上网——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忘记生活烦恼。不需几次,你就会如同巴浦落夫的实验狗记住铃声会带来食物一样,记住上网能带来忘忧,以后,你一听到电脑声就会兴奋不已,不能自拔。

2、上网之前先订时间

每次化1、2分钟想你要上网干什么,把具体任务写在纸上,不要认为这2分钟是多余,它可以一帮你省十个2分钟,甚至一百个2分钟。看写在纸上任务,估计需多少时间,用手表或闹钟提醒,或在电脑中安装定时提醒软件,在上网时同时打开,这样能有效控制你的上网时间。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地址、电话等,收到垃圾邮件立即删除。

4、选用安全网站,少儿不宜的网站,不要进去,即使不小心进去,也要迅速离开。

5、要知道网络的利与弊。上网可以获取很多资料,给学习带来方便,高效。但在网络世界里虚伪和慌言是并存,据调查,有人坦言,每次在网上都会说几句假话不觉得可耻,反正大家彼此不认识。网络的逻辑是没有道德可言的,一些意识不强的人就易载跟斗。

 

 

 

 

 

 

教师帮助学生学习预防网络成瘾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做总结:

1、评比获胜组

2、教师提出殷切的希望:

“网络世界是一个试验人性的最佳场所,真真假假需要你睁大眼睛,发挥你的自我控制能力。网络让人又爱又怕。希望同学们航行在网络世界里,把好舵,定好方向!”

 

教师对本节课做总结,进行课题升华。评比获胜组,巩固行为,强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