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 记 历 史,不 忘 国 耻
发表日期:2014/12/15 9:38:46 出处:本站 作者:陶勇 有771位读者读过
牢 记 历 史,不 忘 国 耻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7周年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中国历史永远不能抹去的日子。那一天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人数共计约30多万。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
但屠杀没有吓到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最后赢得了战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既是古人的醒世恒言,也是南京历经无数腥风血雨给后人的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77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谁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野蛮、残暴的战争罪行。我们之所以念念不忘,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将这段沉痛的历史,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而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应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的理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理想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理想。要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同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富强复兴结合起来。我们要认真学好知识,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切实掌握过硬的学习本领。
追忆战争是为了珍惜和平,追忆过去是为了美好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再希望看见满目疮痍、战火纷飞,当我们渴望和平的橄榄枝时,正义力量的发展正是摘取橄榄枝的最好工具!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也是一支维护和平的力量。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已经做出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为了让我们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珍视生命,捍卫尊严。
最后,请允许我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照壁上的8句话结束今天的讲话——“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谢谢!
2014年12月8日
石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