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阳光平台>>心理健康>>>>阅览文章

【心理活动课】---考前焦虑症的应对

发表日期:2014/11/14 9:34:31 出处:本站 作者:15314 有1587位读者读过

团体辅导:

考前焦虑症的应对

                              江宁区湖熟中学心理咨询室   李月华

一、咨询现象

面临考试,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些同学会出现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头昏发晕,睡眠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这种焦虑状态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影响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摆脱和缓解这种焦虑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二、咨询对象:

     初三学生         小组人数:7—8人

三、咨询目标:
1.协助成员调整不合理的认识,增强自信。
2.协助成员基本掌握放松的方法。
、 辅导策略与实施

【第一次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名称:我看考试
小组活动目标:
1.协助成员了解在备考阶段增强同学间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协助成员了解自己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的认识,一些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存在许多不合理认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考试前后的想法”表;每人一支笔。
活动程序:
一、“爱在指间”
1.活动要求:

将团体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成员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成员站内圈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成员背向圆心,外圈同学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成员两两相视而站。成员在领导者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当咨询者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l~4个手指:(1)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伸出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3)伸出3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伸出4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当咨询者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 (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 (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向对方点点头; (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 (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对方。 
每做完一组“动作一手势”,外圈的成员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成员相视而站,跟随领导者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动作一手势”为止。
2.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刚才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了几个?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是把头转向一边或只是点点头的动作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咨询者点评
    在中考备考这个阶段,大家会觉得同学间的关爱和支持减少了,每个人都在拼命学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越是困难时期,越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鼓励、支持和肯定。对于我们周围的同学,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二、我看考试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考前 考中 考后 我的想法   导致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
    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谈出来,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认识。
3.小组总结
    将小组成员的不合理认识全部归纳出来,下次活动时使用。
4.咨询者做小结
    对考试的不合理认识是导致紧张、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下次活动将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我们建立合理的认知。

第二次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名称:建立合理的认知
小组活动目标:
1.帮助成员初步掌握“合理情绪疗法”;
2.协助成员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用于写“合理认识”的纸张;每人一只笔;用于蒙住眼睛的丝巾。
活动程序:
一、“心”中的障碍
1.活动的过程:在活动室的中间留有一个通道,通道上放有一些障碍物,然后请出一位成员,要求他(她)蒙着眼睛沿通道从活动室前面走到后面去。先请他(她)看好要走的通道,然后蒙上他(她)的眼睛。这时让其他成员悄悄搬开通道中的障碍物。这位成员会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向前走,因为他(她)害怕碰到障碍物。
2.咨询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被蒙眼睛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2)其他成员的想法是什么?
3.咨询者点评
以往考试失败的经验有时会成为我们“心”中的障碍物,削弱了我们的信心,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请把“心”中障碍物搬开,放松心情去努力和奋斗。
二、“合理情绪疗法”
1.咨询者做简单讲解
“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强调人的认知在情绪和行为中的主宰作用。他认为,人们往往不快乐,是因为被“绝对化倾向”、“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不合理的认知束缚了心灵,导致了情绪困扰。要想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用合理的认识来取代不合理的认识。
2.调整认识
按上次活动的小组进行。把每一种不合理的认识都换一个角度写出新的认识,比如:
不合理的认识:“中考一旦失败,我就没有前途了”
反驳:升学考试不理想,人生前途必定黑暗吗?
合理的认识:中考不是非胜即负。人生漫长,一次机会没抓住,怎能说以后没有第二次、第三次呢?
三、根据下面所给格式,把话写完整。(目的是通过形成合理的认识,调整自己的情绪)
(1)中考越来越临近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
(2)备考这段时间有些紧张、烦躁的心情是很正常的,因为……
(3)虽然在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
或者: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不错,我相信……
(4)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所以……
四.咨询者简单进行本次活动的小结,并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


第三次团体活动
小组活动名称:放松训练
小组活动目标:
帮助成员了解和初步掌握放松的方法;
活动准备:音响、可用于放松训练的背景音乐。
活动程序:
一、深呼吸放松法:
要领:深吸一口气让它到达腹部,然后缓缓地呼出来。
二、想象放松法 :
1.放松的要领:

(1)在整个放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深慢而均匀的呼吸;

(2)要能体验随着想象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
2.指导语:(配合轻缓的音乐)
    “我仰卧在水清沙白的海滩上,沙子细而柔软。我躺在温暖沙滩上,感到舒服,能感受阳光的温暖,身边听到海浪声音,感到温暖而舒适。微风吹来,使我有说不出的舒畅感觉。微风带走我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思维随着节奏飘荡,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来,又离去,带走了心中的思绪。我感到细沙柔软、阳光温暖、海风轻缓,只有蓝色天空和大海笼罩我的心。阳光照着我全身,身体感到暖洋洋。阳光照着我的头,感到温暖与沉重。” 轻松暖流,流进右肩,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右手,感到温暖和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我右臂,感到温暖轻松。又流进我后背,感到温暖轻松,从后背转到脖子,脖子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左肩,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了左手,感到温暖和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左臂感到温暖和轻松。我呼吸变慢、变得越轻松。心跳也慢,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右腿,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右脚,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右腿,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越来越深,越来越轻松。轻松暖流流进腹部,感到温暖轻松,流到胃部,感到温暖轻松,最后流到心脏,感到温暖轻松。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心里安静极了,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一切,四周好像没有任何东西,我安然躺卧在大自然中;十分自在。(静默几分钟后结束)
三、音乐放松法
    春江花月夜、舒伯特《小夜曲》、肖邦《小夜曲》、月光曲(德彪西)、四季春、春之歌等乐曲


第四次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名称:坦然面对考试
团体活动目标:
1.帮助成员建立信心;
2.成员之间互相鼓励,结束团体
活动准备:彩色纸每人一张、每人一支彩笔、歌曲《真心英雄》、音响。
活动程序:
一、“激励留言卡”
活动要求:
(1)所有成员围成一圈,给每位成员发一张彩纸,对折,在中间用彩笔画一个心形,在心形中间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依次向右传;
(2)每位成员都围绕着心形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和鼓励;
(3)每位成员在封面写上一句激励自己的话;
(4)每位成员轮流大声念出对自己激励的话。
二、坦然面对考试
1.咨询者引导: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劳动,需要那种历经挫折、煎熬、仍不放弃的执著精神。“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在《真心英雄》的歌曲中结束我们的活动。

2.所有成员起立,手拉着手,随着《真心英雄》的音乐,一起齐声歌唱,在激昂的气氛中结束团体辅导。

思考:
1、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中学生心理障碍常常直接或间接与学习适应不良有关。辅导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辅导,辅之以生活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等。在指导与异性交往时,要引导得法。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应是适当的,对孩子的评价应是积极的、全面的,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将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识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及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一个学生如果把考试看作是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唯一出路,并且对自己应付考试的能力估价过低,其考试焦虑水平必然过高。如果一个学生将考试只看作一种升学就业的途径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焦虑水平便不会很高。
3、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力强。否则,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坐卧不安,焦虑加剧。
4、应试技能。有关研究表明,了解题型,掌握答题顺序,解题思路、答题要点、加之知识准备充分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在考场上大多能沉着冷静,稳扎稳打,分配时间合理,做题井然有序。而不具备一定的应试技能的学生,在考场上常易出现手忙脚乱,情绪紧张等现象。
5、谈话法、适当运动、家访并伴随学习指导是缓解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2014.11



                                                                                            2014